为上海市民送菜的这个星期,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基层干部们工作的艰辛

3月20日起,新闻晨报联合拼多多“多多买菜”开展了一场面向上海老年人居多的封闭管理小区的公益送菜接力行动“侬安心宅,我送菜来”。在过去一周里,我们共向三个区四个街道十多个小区送出了近万份爱心食材。

上海的这波疫情来得突然,不少小区在过去半个月里陆续实行起封控管理。对于封闭中的居民而言,买菜的不便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焦虑。虽然食品供给的源头始终保持稳定,但运送物资的人力和居民短时间的巨大需求之间产生了一个缺口,各类买菜电商平台的小哥成了这座城市里“最难约的男人”。

因此,当拼多多联系到我们,提议共同将1万份食材送到那些急需物资的居民手中时,大家立刻便充满热情地投入其中。但,做公益不易,在充满变数的情况下做成一桩涉及面如此广、需要协调的部门如此多的公益更难。

作为媒体工作者,我们早已习惯了观察、记录生活,而这一次,当我们作为参与者沉入社区,和那些街镇小区的基层干部协同作战的时候,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工作的艰辛——这是一种琐碎的、有时不被理解的、耗尽心力的艰辛。临危受命!36年党龄的老党员管理起封闭小区

这是最后一批物资了,装着这批物资的大货车于上周六晚10点多抵达天目西路街道华舟小区。和此前其他小区都由居委会书记在现场负责接收货物不同,站在华舟门口的,是小区业委会主任何亦煌。这个晚上他和自己的团队已经接收了两批物资,这是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

华舟小区规模较小,小区内只有两栋楼,一栋商务楼,另一栋居民楼。3月17日这天小区收到通知,将于第二天展开核酸检测。此时商务楼已基本没有人员现场办公,核酸检测针对的主要人群是居民楼里近200户、约500名居民。因为临近上海站北广场,居民楼里约50%为租客,人员比较复杂,管理难度因此也较高。

而此时的小区还面临着一个特殊情况:居委会平时租用其他小区办公场地,由于小区封闭,居委会工作人员被就地隔离。华舟小区在封闭期内各项工作的主持重任,就落到了71岁的业委会主任何亦煌肩上。

何亦煌是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居委会书记胡子翔给我打电话,他们都不能来现场主持工作了,这时候我等于临危受命,责无旁贷的。”他临时在业主群里发起志愿者招募,一名业委会成员响应,另外又有四名年轻业主加入。

这六人,外加物业还在岗的工作人员,组成一支20人左右的团队,承担起过去十多天里组织核酸检测、垃圾收集和楼道消毒等大小任务。

由于出现了确诊和密接,华周小区在这期间已进行了六轮核酸检测。对于何亦煌团队来说,每一轮检测都犹如一次对体力和耐心的终极考验。居民楼是一幢有着20年左右房龄的高层建筑,楼栋结构比较复杂,楼下也没有对讲门铃。每次核酸检测前,何亦煌他们不仅要在微信群里统一告知,志愿者们还按楼层分工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有的单元里,租户还不止一家。必须要把门敲开,所有人分别通知到。为了不占用电梯资源,10楼以下的住户,我们志愿者全部爬楼梯通知。”

总的说来,居民配合度较高。何亦煌统计了一下,小区核酸检测率达到了约98%。“可是总有个别人,他就是不给你开门。”楼栋里有装修户,“第一次做核酸敲门敲不开,我们想人估计不在。第二天撞见了,知道原来里面是有人的。又去敲,一直敲到开门为止。”

做了两年业委会主任,但他此前还没有如此密集地和这么多居民打过交道。人和人之间如此不同,这让老何觉得挺有意思。个别人死活不肯做核酸,有人则恰恰相反。楼栋里有一位90岁高龄的退休教师,平时行动不便,基本不下楼。“但老人很关心时事,看到媒体上宣传如果不做核酸,健康码要变黄码,坚决要求参与核酸检测。每到检测这一天,就让住家保姆用轮椅把自己推下楼。”何亦煌告诉我们,对于这类行动不便的人,他们开设了“绿色通道”,引导他们最先检测。跟其他排队的居民解释一下,一般也都能理解。

虽然绝大部分居民都配合接受核酸检测,但具体到过程中的秩序,要求大家统一听指挥行动真也是桩很伤脑筋的事。“往往是被通知到的人姗姗来迟,有些还没通知到的又自行提前下楼。每次都强调核酸检测期间千万不要下楼取快递以免占用楼道和电梯资源,每次还是有人取快递,有些人员则是纯粹为看热闹无故停留。”老何说,这些情况的发生都徒增了他们的工作量,而工作人员能做的,也只是声嘶力竭地喊叫而已。“所以一次核酸做下来,整套防护服里里外外全部湿透,好像洗了把澡。”

如果这一天轮到核酸检测,那么何亦煌早上4点多睁开眼以后是无论如何不能再入睡的。

“脑子要开始转了,想想之前的检测过程里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下雨天的方案列得完善了吗?还能做点什么把效率再提升一点?”

但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有一次,原先街道通知中午做核酸,但之前的检测机构人员里出了状况,突然更换了检测机构,这天大家就一直等到下午五点。这原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业主们有意见也正常,何亦煌他们默默吞下了。出现类似管理上被动的时刻并不在少数。

在封闭管理期间的另一桩重任,是做居民的心理疏导。尤其是当楼栋里出现阳性病例,或者通知个别租户不用下楼核酸,而是在家等大白上门时,的确会引起其他住户的不安甚至恐慌。

这时候,大家就会有很多问题,甚至是质疑。“但是有些情况是有保密要求,有些时候我们的确也不知情,只能尽量给他们做下心理疏导。”何亦煌手机上正在编辑一条发给业主们的消息,针对的是居民们最关心的本楼阳性或密接情况:

“根据上海静安官方26号的发布,我们楼确实有阳性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我们知道的信息是和各位同步一致的。”老何写道,

“在每次集中核酸检测前,我们会接到街道主管转来疾控的通知,仅告知我们XXX室不参加群采(这是动态的,比如:这次是XXX室不采,下次又通知XXX采样,等等…..),一切以通知为准,至于具体原因我们是不知道的。所以,确实无从告知是什么情况。”

对于已经被封闭管理了十多天的居民而言,难免会滋生消极情绪。何亦煌说,上周六,小区里收到晨报和拼多多送来的200份食材,这是封闭至今业主群里情绪最高涨的时刻了。“胡书记虽然不能到现场主持工作,但这段时间一直和我保持紧密沟通。当天书记打来电话,说居委这次争取到一批物资,原则就是要发放到全体居民的手里,也包括租户。”

何亦煌迅速组织好接收人手,“两名保安、一名电工师傅、一名车库看守加上我们三个志愿者,搞来了三辆平板车。”到了晚上7、8点,先开来一辆大货车,卸了50份物资。间隔不到两小时,又来一辆装有100份物资的,第三次运到50份。200份物资,便可满足每一户的基本需求。“卸完货,挨家挨户上门分发。最后一份送完,已经夜里12点多了。大家都在群里表示感谢,这个业主群一时间充满了正能量,这么开心也是少有的。”

待何亦煌躺到床上,已是凌晨1点了。

老何一家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他每天在小区里奔忙,家里人给予了很大支持。核酸日出门前,老伴帮他穿上全套防护服。由于防护服没有口袋,便小心地把他手机塞进防护鞋套里,送他出门。“家里等于一样都不要我管,让我安心忙小区的事。”

他们唯独担心他的身体。

两年半前,何亦煌查出左肺罹患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了上半叶。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当小区在前年经过普选推举他担任业委会主任时,他曾婉拒过。后来想想大家的信任到底难却,便答应下来。自己患病的事情,他从没告知过居委,因此他们都不知道他身体的真实情况。这次关键时刻临危受命,老何说自己也顾不了太多了。“等到这阵忙完了,再休息也一样的。”

年轻的时候,何亦煌在安徽一个县城里的供电局工作,担任过副局长。

“虽然在单位也算是个领导,但和这次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太难了。有些事情确实会把自己搞得很疲惫,有时候也不被理解,但也无所谓了。”

他感慨,“这个阶段大家都很难,胡书记已经十几天没回过家了,也回不去。刚封闭的前四天,他加起来睡眠不足10小时。我么就把交给自己的任务完成好,就可以了。”

一封让人内心热乎很久的感谢信

一个星期里,我们送菜的足迹从闵行辗转到静安。从清水一村冒着大雨指挥卸货的沈菊红书记,到第一时间联系120通过闭环转运癌症患者至指定医院接受放疗的江宁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纬臣,我们看到了他们所代表的基层干部们默默付出,不计得失的形象。

起初,我们无从得知他们的样貌,而直到离开时,我们对他们的印象仍是一袭白色防护服密密包裹的样子。数小时的送菜过程中,他们指挥或参与卸货、分发,没有摘下过一次口罩。他们的辛勤工作经常不被居民们理解,在这些被封控的小区里,一切都处于不明朗之中。每个人都希望知道确诊、密接以及解封的具体时间,而这些信息即便是基层干部们也往往不能提前掌握。面对误解,他们无辜、无奈、无能为力。但偶尔微信群里一条来自居民的感谢,就能让他们的内心热乎很久。

3月20日晚10点,居委会联合热心志愿者冒着大雨,将近1700份爱心食材分发到了闵行区莘庄镇星丰苑的居民们手中。第二天一上午,他们就收到一封退休教师写来的感谢信。

“今天,本是等待解封的最后一天,家里囤积的生鲜商品几乎‘弹尽粮绝’!”这位名叫陆守昌的老人写道,“万幸,昨天你们派人给每家每户送来沉甸甸的副食品补给,让居民们喜出望外,惊喜不已!据说,这是爱心企业的捐赠!我们被感动了,真的被深深地感动着……”

这个小区属于莘庄镇上典型的老小区,住着1672户居民,4100多人,有约10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80岁以上的占几乎一半,80多名残疾人,困难家庭也有80多户。从陆老师的信中我们得知,就在晨报和“多多买菜”送菜上门的几个小时后,也就是3月21日凌晨,闵行区发布了续封公告,意味着星丰苑的居民不得不继续延长封闭管理的时间。“欣慰的是,我们星丰苑居民有了爱心企业的捐赠,可以笃笃定定地过上舒心的日子啦!”

陆老师在信中感叹,

“其实,即使解封,出门买菜也是我们老年人面临的一道难题。我与老伴年逾古稀,是‘留守老人’。曾经有过脑卒中,股骨颈骨折的痛苦经历。女儿远在澳洲,爱莫能助;我的101(室)邻居男主人,已是耄耋老人,新疆回沪,与轮椅为伴;102(室)有位独居老妪,还(陷)在不久前的失夫之痛中;301(室)是回沪的支内职工家庭,男主人去世不久,家有失业的儿子;602(室)有一对不能下楼的老夫妻……爱心企业此时的帮扶,真的是一场‘及时雨’啊!”

尽己所能做了件小事

这样的一封信,也足以驱散报社所有参与送菜接力行动的同仁们连日里的疲惫。

在此次行动前,我们知道这座城市的很多小区里一定存在急需帮助的人,但他们是谁?在哪里?通过这封信,一个群体在眼前变得面目清晰起来。而得知自己冒雨送的这些菜真的帮助到了这些有着各自不同经历和不同难处的老人们时,心里是很感安慰的。

在这场疫情中送菜的我们只是尽己所能做了一件小事,相比街道基层干部们夜以继日的付出,那是根本不值一提的。但作为第一次参与到这场城市保供战里的我们,也有一些感想和体悟。

当晨报经营部苗夏丽在3月18日收到拼多多消息,希望和晨报一起完成这次送菜行动时,她没有多想。“当时就觉得这个事挺有意义,但没想到具体实施的时候会遇到那么多问题。”

不断有突发情况出现,在为虹口区嘉兴路街道送货过程中,因对方街道人员突然参与附近一个小区的封控管理,导致现场连她在内仅两三人卸货。后来尽管临时找到货拉拉司机和饿了么小哥帮忙,这晚依然忙到凌晨两点半。

整个送菜行动中苗夏丽感触最深的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一天中需要打很多通电话,把拼多多的信息反馈给报社,再把报社和街道的情况反馈给拼多多。”电话打得太多,她犯了中耳炎,两只耳朵流脓不断

新闻晨报周到运营部的王丽芳和万梦琪负责征集有需求小区并和他们对接。从200多个向报社发来需求的小区中初筛出20个小区,并进行二筛、三筛,打了数百通电话和小区居委会沟通。

而连续高负荷的工作,让王丽芳经历了人生至今最大的“社死性时刻”

“有一天一边开视频会议一边在电脑上沟通工作。家人突然叫我干件什么事,我一下子崩溃了。我就大吼一声‘让我工作行吗,我都快烦死了!’所有人都听到了,手机里鸦雀无声,空气凝固了30秒。当时领导也在,特别体谅,立刻说没关系,让我先忙我的。我觉得,这真是自己经历过的最大的社死事件了。后来我私信和领导道歉了,他安慰我‘没事,你们最近也都辛苦了。’我听了眼眶都湿润了。”

她们在周到运营部的同事葛恩泽则在线上和线下的送菜现场两头奔忙,当他在上周初参与了静安区江宁路街道两个小区的送菜行动后,按计划,下一站将前往天目西路街道。但因为传出了一些谣言,导致“多多买菜”平台订单激增,对方业务端告知,再也无力承担分拣工作了。

捐赠天目西路街道的食材有1200份,按10个业务熟练的分拣工平均每小时可以分拣100多份爱心食材的速度来算,1200份又将耗去多少时间?经过协调决定,对方将各类食材做好基础分类,具体分拣装袋则由双方派出的20多名党员志愿者以及10多名街道工作人员共同完成。

这样,经过大家在上周六下午数小时分拣装袋的忙活,1200份食材在天目西路中转站就位,当晚就由附近五个小区的志愿者来领取,并分发到每户居民手中。此时已精疲力竭的葛恩泽长出一口气,“终于能见到娃了!”他的孩子平时放在自己父母家,最近半个月,因为两边的小区先后封闭管理以及忙于这次公益行动,他只见了孩子一面。

近日的上海缓慢了下来,我们的送菜接力行动还将继续。

标签: 工作人员 天目西路街道 临危受命

上一篇:快手电商「暖春计划2022」10亿流量助力商家,平均每天上万主播享受流量扶持
下一篇:广元苍溪:首例市场主体办理歇业备案登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