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帮居民配药,她做心理咨询,这对党员夫妻同心守“沪”丨党员在前线

他们是来自于上海的平凡80后夫妻,同时也是身处一线的党员。丈夫朱锦华是崇明区长兴镇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的一名科员,妻子陈聪则是崇明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

在抗击疫情这场战役中,俩人一人负责给居民配药,一人帮助居民心理疏导,他们已经有十多天的时间没有互相见面。正是因为有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同心守“沪”的决心,我们离战胜疫情的步伐将越来越近,直至胜利的那一天。

倾听市民的心声,传递隐形的能量

陈聪是上海崇明人,是一名85后。从2012年至今,她已经是快十年的老党员,对于本次抗疫她也是义不容辞,

“像我们这样的医护人员只是抗疫的一个缩影,背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同行者。”

4月2日,陈聪刚从崇明区的陈家镇做核酸采样工作回来。采样工作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8点才回家。陈聪表示,从一开始的手生到日渐熟练,核酸采样工作在不断地优化。

图片说明:陈聪

除了负责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陈聪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身份,作为崇明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陈聪身处962525热线的一线,与其他同事采取轮班制24小时接听市民的各种来电诉求。她表示,白天时段有4个坐席可以接听来电,晚上有2个坐席。他们每天至少接听两三百通来电,本轮疫情期间的接听量也直线上升。

这其中也发生了不少暖心的故事。上周四,正好轮到了陈聪接听热线。那天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打来了电话。这位老人独居一人,想在家隔离。他表示,自己只是因为和一个人擦肩而过,就成为了密接。到了隔离点很不方便,再加上有一些基础疾病。那天打电话过来,和陈聪聊了聊。陈聪也从各方面和老人谈心和交流。

在陈聪的帮助下,老人很快便调整了情绪,也表达了对于医护人员的感谢。看到这样的结局,陈聪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动。她表示,绝大部分市民都是非常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的,只是有很少一部分人需要心理上的调适。

“其实很多来电者只是希望有人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被关心的那一位。”

陈聪对新闻晨报记者表示,用心倾听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让来电者的心情被安抚很多。

图片说明:陈聪在做心理咨询

还有一位年轻妈妈的故事也让陈聪非常触动。陈聪回忆道,这位妈妈除了要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同时也是一名教师,批改作业、线上授课,最近感觉自己有点崩溃了,

“现在爸爸妈妈们都是多重职业,既要顾家,又要顾工作,甚至还要做志愿者,这位母亲的情况让我非常感同身受。”

陈聪和丈夫都身处一线,女儿也只能让婆婆来带,婆婆也总是焦虑地表示,照顾小孩吃喝都没有问题,但是学习方面真的是爱莫能助,

“我和这位母亲这样说,眼下最当紧的是咱们先跨过疫情这道坎,学习成绩可以慢慢弥补的。”

谈及自己所做的心理疏导热线工作,陈聪表示,最主要的就是在疫情期间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心理疏导,传递一种隐形的能量。

为镇上的孤寡老人配药,边学边问越来越熟练

朱锦华是长兴镇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的一名科员,也是05年就入党的党员。这次疫情,也让朱锦华更加感受到,身为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冲在抗疫第一线。

本轮疫情中,不少人都是临危受命,第一次参与陌生的工作,就比如朱锦华这次所负责的配药工作。因为长兴镇有封控小区,并且是动迁房,所以老年人的比例非常高,而老年人中常见的基础病患者也比较多。配置最多的就是降压药和胰岛素。

朱锦华表示,刚开始配药也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因为封控比较突然,有些病人的药突然断掉后,朱锦华和同事们只能争分夺秒地紧急帮忙配药递送。后来,情况慢慢得到了改善,配药的过程也变得越来越流程化。

早上,朱锦华会收到配药的通知,然后根据统计好的居民的疾病情况,带上居民的医保卡,去社区医院统一配药。因为是第一次配药,没有经验的朱锦华只能不停地去问前辈,边问边学习。直到慢慢地熟练,越来越快,到后面两个小时就可以配三、四十份药。

图片说明:配药过程中

朱锦华对新闻晨报记者表示,在配药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不少。最多的就是增加了不少医药知识,可以更有效率地和医生和药师沟通。

希望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

疫情期间,朱锦华就住在单位,这十几天时间就和妻子陈聪视频聊天,有时候空下来也会和女儿交流学习作业的事情。女儿特别想念父亲。陈聪还记得女儿说,

“我讨厌疫情,爸爸妈妈都不能回家。”

听到这样的话,陈聪也会鼻子一酸,但还是鼓励女儿,

“疫情虽然讨厌,但是我们一定可以战胜它的!”

图片说明:朱锦华在单位的床铺

面对本轮疫情,不少市民都有心情浮躁的时刻,对此,陈聪表示,

“不管在何种状态下,我们都要学会调整自己,要有憧憬,要有期待。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难关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有,我们要学会给自己打气。”

“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疫情后平安的我们。”

身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崇明人,朱锦华坦言,这次疫情来得太突然,现在最希望的就是疫情结束后好好地吃一顿。

“疫情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可能希望就在下一秒!”

标签: 医护人员 图片说明 心理疏导

上一篇:抗疫必胜,静待春归 | 加油上海作品征集⑦
下一篇:上海全面推行“场所码”“数字哨兵”服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