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心跳200次,是一种临近崩溃的体验。就在上海疫情最吃劲的关键时刻,新华医院成功地让一颗间歇性“狂跳”的心脏平稳了下来,救治了一例危重“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患者。
单纯的“房颤”或“预激综合征”,都是心内科的常见病,但当这两个疾病叠加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大多数医生都会感到非常棘手。3月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一科病房收治了这么一位患者,住院期间,他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最高心跳达200次/分,而每一次发作都需要经历一次抢救。
心脏好比是一间两室两厅的房子,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连个心室组成。让四个房间协调运转起来的是一个叫窦房结的地方,它好比是发送电信号的指挥中心,并借助一条连接心房与心室的主路发号施令。预激综合征就是原本只有一条主路的旁边又长出了一条小路。这条多余的小路是引发心动过速的罪魁祸首。在预激综合征里约有11%—39%的概率会并房颤后,此时,更多的电信号就会借助“小路”发送指令。为了适应这种特别的通路,心脏只能“扑通扑通”快速跳动,但心率超过200次/分钟后,就会引发低血压、心力衰竭等,还会出现晕厥、意识丧失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射频消融手术是预防发作的最佳选择,成功率高达98%以上,但掌握治疗时机特别重要。心血管一科主任李毅刚教授的评估后认为,必须尽快为患者安排射频消融。然而,平时看起来很简单的一台手术,在疫情期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核心就在于人手匮乏。
在过去,一台射频消融手术除了有专科医生和护士外,还要有放射科技师、超声医师、机械工程师、操作员,甚至搬运工等多种角色。但如今人手已经被压缩到最基本的配置了,这些工作都变成了专科医生和护士的职责了。术前一天,医生专门到导管室与护士们一起,检查各种机器运转、导线连接、器械准备,保证一切运转正常。
经过心内电生理检查、心内超声检查后,李毅刚主任带领孙健、李威和蔡星星三位副主任医师一齐上阵,实施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术中,经过精确定位后,医生们借助射频精准地阻断了那条“小路”,让患者心脏内的电信号传输重新归于主路,恢复了正常的心脏传导路径。
在完成这一步后,医生们又实施了环肺静脉隔离,以期改善患者房颤的发作。经过2个多小时,手术终于顺利完成。
李毅刚说,
确诊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平时应当尽量避免诱发心动过速的情况,注意作息规律、适当运动、情绪平和,不要像作者那样劳累、熬夜、大量饮酒,透支身体换来“心跳”的感觉。“疫情期间宅在家里,容易生活规律紊乱,因此一定要提醒大家,尽可能地保证正常的作息规律,也不要过于激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