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舱做志愿者,每天的工作有哪些内容?方舱里的患者,每天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
闪送小哥齐磊,从4月1日来到崇明长兴岛方舱做志愿者至今,已经快一个月了,他记录下了这段日子以来的见闻,并表示:“自己会一直坚守,直到方舱不在的那一天。”
伙食很好,志愿者赶不上饭点是常态
41岁的齐磊是山东人,在上海生活多年的他已经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当初得知方舱需要志愿者时,学过中医的齐磊立刻报了名,他说哪里最需要他就会去哪里。
在方舱里,齐磊不仅会帮助医护照顾患者,还承担着繁重的消杀工作,卫生间、洗手池、垃圾桶等细菌最多的地方,就是他的“战场”。目前,他和其他18名志愿者主要负责整个二号舱的清洁消杀任务,每天从早忙到晚,中间除了吃饭的时间,基本没有休息过。
每天的吃饭时间是难得的休息时间。齐磊表示,方舱的伙食非常好,志愿者和患者、医护都是吃一样的。“每次不少于5个菜,而且这个菜里面有青菜,也有肉,也有排骨,也有鱼有虾,营养很丰富,很全面。”齐磊表示,除了午餐和晚餐是盒饭外,早餐的话是可以选的,有包子、饼、油条和牛奶等。
虽然伙食很不错,不过志愿者来说,因为经常赶不上饭点,可能吃不上热的。“我们得先给病人发放这些餐食,基本上这个班儿过后我们才能吃到饭,所以说这个饭基本上是凉的。”
消杀很重要,需要专门培训
齐磊表示,自己所在的方舱位于崇明区长兴岛,是一个新建方舱,大概收治了8000人左右。
齐磊负责的二号舱主要是收治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差不多2/3的人是一点儿症状都没有的。志愿者的工作除了给患者提供帮助外,主要是收拾前一批患者走了之后留下的被褥、生活用品,因为这些东西都属于高危污染物,必须要经过特殊的消杀和包装,然后再做特殊的标识,还有就是场地消杀。
“收拾患者留下的床单被褥并不简单,先是打包,打包好了之后做消杀,然后再次打包,再次做消杀,一共要做这样重复三次。”齐磊介绍,比如说这个患者用完了一床被褥,那么他得分被子和褥子,不可能说是一起装在一个垃圾袋,因为那个垃圾袋没有那么大。那么在装之前要给那些被褥进行一次消杀,然后装在第一层袋子里,用专业的手法去给这个垃圾袋去打结。
打好结之后还要在这个袋子的外围再做一个消杀。做一次消杀之后再套第二层袋子,第二层袋子还是按照第一层那样做,专业地打结,然后再做一次消杀,最后再套第三层袋子,第三层袋子套好之后做完消杀后再把它们集中放置在单独的一个密闭环境中,这里叫“医疗废物暂存间”。
齐磊表示,在进舱前志愿者用了两天半进行培训,这些专业的消杀方法都是需要培训的,包括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处理步骤、打结方式,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防护用具的穿脱。
“我们这个舱是三层楼,没有电梯,需要我们一层一层地从三楼往下搬。”齐磊说,像被褥这些医疗废物的话一袋子倒不是很沉,也就是在五斤左右,但是成千上万加起来也是很辛苦的。“而且我们志愿者当中有一些女孩子也跟男孩子一块儿做,一个班儿下来基本上浑身都是湿透的。”
方舱很热闹,收获了很多关心
每天到了下午时分,是方舱最热闹的时候。
齐磊表示,每天午休之后,大家都休息好了,是整个方舱最热闹的时候。有人在上班打字开会,有人在坐着聊天,还有小孩子嬉笑打闹的。“我们现在舱里有三个小孩,天天挺活跃的,楼上楼下地跑着玩儿。这三个小家伙把护士小姐姐弄得很头疼,经常听到她们对讲机里面在叫,‘哪个小朋友又跑哪儿去了,我又找不着了!’这些小家伙也给方舱带来了很多活力。”
齐磊说,有时候医护人员还会组织患者们一起跳舞,分成两拨人,一部分人在这个角跳广场舞,一部分人在那边做健康操。挺多患者愿意参与的,大家一起活动活动,对身体恢复也很好。这时候,这些志愿者也会跟着协助维护秩序,也有会跳舞的到前面做领头的动作。
“经过半个多月的接触,我和一些患者也非常熟悉,有的就像家人一样相互帮助。”齐磊说,有一次他因为请假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再去的时候,他们看到我都说,“哎呀你终于来了,我们还以为你被感染了。你一定要注意防护安全啊!”
还有一次齐磊清洗洗手池的时候,因为晚上的时候特别闷热,防护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了,面罩也因为热气糊了,看得不太清楚。这时候旁边一个五六十岁的阿姨,看到齐磊一直在干活,然后她就走过来拿了一个苹果,拿了一瓶水说:“小伙子你休息一会儿吧。你看东西也看不着,身上都已经湿了,休息一会儿,吃点儿东西,喝点儿东西。”
齐磊说,当时自己穿着防护服不方便吃东西,所以谢绝了阿姨的好意,但阿姨的关心让自己特别感动。“其实在方舱里做‘大白’,有很多患者一直在关心我们,把我当家人看到,关心我累不累、渴不渴,为了他们我也愿意一直做下去。 ”齐磊表示,虽然方舱里有感动有温暖,大家还是非常非常想回家,自己也希望大家能够尽快康复回家,恢复平常生活,上海也能尽快恢复热闹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