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岩口镇重点关注“产业兴旺” 描绘乡村振兴发展蓝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地处巴中市昌县最东端的岩口镇,将“产业兴旺”作为工作重点,以实际行动描绘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一幅产业兴、农村美、村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茶旅新融合 飘香富百姓

据古书史料记载,岩口镇早在数百年前就开始了种茶、产茶,目前岩口镇还留存老茶园300余亩。“年来,我们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持续在发展‘茶叶经济’上做文章、在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之路。”昌县岩口镇党委书记潘曙光说。

岩口镇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壮大产业集群,坚持市场引业主、业主拓基地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土地依法合理流转为切入点,形成产业集中成片。目前已建成村茶叶产业园2200亩,3个高标准示范园区,2家大型加工企业,10余家小作坊,全年实现茶叶产值3000万元,农民收入达到约5000元/亩。

同时,岩口镇积极打造“岩口茶”,擦亮地域品牌,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强化古茶名山品牌、知名企业品牌打造,加强培育茶叶产业“产供销”一体经纪人,现已创建省级茶叶品牌(笔峰蕊芽)1个,该品牌曾在第五届中国·四川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远销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只有产业还不够,茶产业的附加值如何进一步提升?融,成为突破口。

岩口镇提出“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以文传茶”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当地茶文化元素,积极打造茶主题田园生活综合体。

“目前全镇共有星级农家乐5家,特色民宿40余间,每年清明前后,岩口镇的茶园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采茶、制茶、饮茶,文笔塔、羊子洞、红军战壕等景点也成这些游客的‘打卡地’。”岩口镇镇长邹卓介绍到。

如今,岩口镇茶园成为集采摘生产、休闲观光、生态环保于一体的“聚宝盆”,茶旅融合美了乡村、富了百姓,“文笔塔下茶飘香,茶旅融合香更浓”成为真实写照。

小小花椒树 致富摇钱树

“除了茶叶产业,青花椒产业被我们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二当家’,已经成为1351户4390人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啦!”青花椒产业园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自2016年栽种花椒以来,全镇共栽种花椒5000余亩,栽种户2000余户,形成了“大园区,多业主,小椒农”的立体、互补、共惠的发展格局。2021年全镇共产花椒250余吨,收入达500余万元,人均增收600元。

年来,岩口镇党委政府在青花椒产业发展上保持定力,采取“支部+合作社+返租+农民”的创新模式,连续三年下苦功,成功打造出了岩口青花椒特色品牌,带着村民们踏上了乡村振兴致富路。

为保障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岩口镇坚持政府协调与市场主体配合,镇上专门成立了青花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书记、镇长、分管领导分别任一个核心产业园的园长。

此外,为打造“产、学、研”一体的花椒产业发展环境,岩口镇专门聘请了重庆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班服务、全程跟班作业、全程跟班指导,为花椒产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了花椒产业发展科学化、现代化。

春耕生产忙 振兴正当时

当前正值春耕时节,这几天在岩口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耕地、下种、铺薄膜,春耕春播大幕正有序展开。

正在春耕生产现场指导的邹卓告诉记者:“因地制宜、用足绣花功夫是对我们春耕生产要求最好的形容。”为抢抓农时,岩口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片两线三点四长五个一”规划,党员干部积极作为,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一方面,在充分依靠农耕基础上,利用黄粱村的耕种历史组织农民连片作业100亩,合理治理撂荒地300余亩,规划出两条农旅融合精品线路,积极打造柏林村、穿柏村、黄粱村三个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示范点。另一方面,建立责任长制,将生产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处春耕现场、每一名基层干部;要求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强化玉米和大豆春季田间管理技术精准指导,努力实现“户均栽植玉米1亩、大豆1亩、补栏生猪1头、转移就业或就务工1人、户均增收1千元”的目标。

邹卓表示,下一步将根据实际种植效果进行不断完善,在确保质效的前提下鼓励村民扩大种植面积,努力做大做强。

风好正加力,振兴正当时。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绘就,新征程、新起航,岩口镇将从新出发,砥砺前行,让茶更浓、椒更香、景更美、人更旺,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诗若)

标签: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 茶叶经济 集体资产

上一篇:治欠再添新举措 米易县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四级承诺
下一篇:跨越“数字鸿沟” 招商银行成都分行积极开展金融宣传活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