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流调对象准确恢复记忆?青浦法院干警采取“场景复原法”

“疫情防控任务加重,流调志愿者能否立即到岗?”日前,接到疾控中心电话后,青浦法院紧急发布集合通知,流调队员闻令而动,火速集结,赶往青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不及休息,流调志愿者突击队队员们便一头扎进复杂繁琐的流调信息中。沟通是法院干警的强项

“您被确定为确诊患者的密接者,现在对您做流调,请予以配合。”“请问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经过前期专题培训,志愿队员对于工作流程已经熟记于心,到岗后立即着手对新冠检测异常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拨打流调电话、确定活动轨迹、整理录入数据、撰写流调报告……他们和疫情赛跑,以最快的速度阻断传播,争分夺秒。

流调一队队长董晟介绍,要将流调对象的轨迹图转化成规范的防控走势图,否则很难作为研判疫情发展趋势的依据。其中,“细”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排查密接、次密接、高筛人群,需要打电话询问具体信息,包括去过哪些地方、遇到哪些人、当时有没有戴好口罩等等,这些信息很琐碎,流调要求极其精准,每个信息都需要流调志愿者一对一打电话跟踪确认,不能有丝毫偏差。

如何帮助流调对象准确恢复记忆是流调队员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董晟在交流中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慢慢沟通,取得信任是关键。

针对不同人不同情况,沟通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有一位老年人,接到疾控中心去电时有些恐慌,无法表述清楚活动轨迹,对此,董晟采取了“场景复原法”,比如楼下有哪些设施,扔垃圾的时候碰到了谁,帮助老人一起回忆,慢慢引导老人,找到了很多关键线索:“在法院工作,经常和当事人沟通,我自己平时也喜欢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沟通一直是我的强项!”

直到天亮,流调一队才完成阶段任务,将几百个人员信息录入系统,只有将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人员纳入管控,后续工作才能顺利推进。

工作不留“尾巴”

通宵工作的志愿者刚结束任务,3月28日早晨,第二批5名流调队员应征出发。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令陈林昊印象很深的是,交接班的时候看到一队队员虽然疲惫,依然低头仔细地梳理信息,工作不留“尾巴”:“我们二队也是这样,都想着把自己工作做细做实做干净,最大限度减少下一组工作量。”

有一例确诊病例的活动范围比较大,接触的人员也比较多,“大家迅速分工合作,中途都没有休息过,有人电话跟踪确认,有人核查信息,一直工作到凌晨,终于把这个人的轨迹图理清楚了。”陈林昊说,做完工作的瞬间特别有成就感。

谈及参加流调志愿服务的初心,年纪最小的志愿者金和众想法很纯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感情以及志愿服务的热爱促使他在完成区级战疫支援队任务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流调志愿者突击队。

金和众总是很乐观,在他身上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更有年轻生命蓬勃的朝气,“经历了志愿服务,觉得自己真正成长了吧,这次战疫是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历练!”

标签: 疾控中心 范围比较大 发展趋势

上一篇:志愿者们设计的单向路线图,让居民做核酸不再对流
下一篇:平静封控生活下的生死时速,这位年轻医生在封控小区抢救休克女病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