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线代笔,也能“画”出精美的艺术品?世界技能博物馆收到的这束用绒线织就、永不凋谢的“月季花”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领奖台上,你能看到各国选手手中拿着的花束不是鲜花,而是由绒线手工编结而成的。这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因其精致好看又别出心裁,被广大网友称赞为“这就是中国式浪漫”。
(资料图)
无独有偶,世界技能博物馆也收到了一束充满中国式浪漫的“月季花”——用绒线织就、永不凋谢的线织画《淡雅高贵》。
线织画《淡雅高贵》
花瓶中鹅黄色的月季千姿百态:有的怒放,有的半开着,还有的还是个花骨朵。一根开满花的枝桠垂到了地面,迫不及待地要把生命力延伸到画框外。可以说,《淡雅高贵》既有中国画的意境、装饰画的工整明快,也有油画的明暗色彩、素描的立体效果。
据线织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介绍,创作这幅作品是因为自己对月季花情有独钟。
我从小就很喜欢月季花,以前跟母亲学习线织画,那时候的住处周围种满了月季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凑巧的是,月季花也是现在我生活的城市淮安的市花。——张小红
要以毛线代笔“画”出一幅精美的艺术品,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张小红来自一个出产棉花、盛行纺线的地方——中国纺织机改革者“卢祖”卢廷兰的故乡泗阳县。早在明清时期,妇女们在纺线、织布之余,将剩余的碎线头或碎布头绞碎、染色,再与钩织品结合而绘制成一幅幅作品,这就是早期的线织画。
线织画作品
“简单来说,线织画是用各式毛线和毛絮通过互相编织、穿插、粘贴、染色等手法完成的画作。”“但实际上,里面包含了很多种工艺:要通过染线、设计、底板、勾片、线絮、调配、拼接、粘贴、剪毛、修整、熨烫、成型等16道工序,借钩针、刮刀、刀片、剪刀、镊子、胶水等工具将各种彩线进行编织,再辅以各色线絮绘粘而成各种图案。”而张氏线织画技艺自张小红外祖母、母亲,至张小红,经过百余年的家族传承,已经一步步从生活化的服饰工艺、粘贴工艺,发展成为能进入大雅之堂的纯美术工艺。
线织画作品
“在外祖母那个年代,主要是用线织技艺编制一些装饰在衣服、帽子上的花草装饰;在母亲那个年代,因为条件受限,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小动物,给孩子们当玩具,工艺也比较粗糙。”而张小红不但继承了外祖母、母亲的一手“绝活”,还结合了现代人的审美理念,从国画、油画、装饰画、素描、民间剪纸等艺术中吸取营养,同时,她还利用毛线的线、絮进行创作,在材料上大胆创新,丰富了线织工艺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创作中的张小红
张小红介绍,她的线织画作品大概分为两类:第一类作品着重运用染色工艺,比如《花开富贵》,通幅主要以钩织花卉和孔雀来绘制,立体、色彩浓重,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第二类作品以线絮工艺为主,比如《运河月色》,通幅主要以线絮沁色,再经相互混色粘染。大面积的铺粘于少数的钩织品图案中,使其形成虚实相间的效果,这种技法最能处理较复杂的图案,达到和自然相吻合的目的。
线织画《花开富贵》
线织画《运河月色》
“《淡雅高贵》的制作主要运用了染色工艺。也就是说,制作过程中,我要对原有的线絮和线条材料作进一步的染色,以提高鲜明度。也正因为染色是在创作过程中层层进行的,所以工艺较为复杂,创作时间也较久。”张小红说。“制作这幅画用了半年的时间。一般来说,一副比较简单的线织画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完成,有些工艺更复杂的用时会更久。比如我有一副名为《石上富贵》的作品,用了一年才制作完成。”
线织画《石上富贵》
张小红为钻研线织画技艺倾注了无数心血,她的创作也收获了许多喝彩:2014年,作品《富贵花开满堂红》参加“首届中国徐州民间工艺博览会”荣获紫薇花奖;2015年,作品《素菜》《葫芦盆景》《淡雅高贵》《新农村》《富贵花开》入编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工艺名家名作选粹》;而她捐赠给世界技能博物馆的这幅《淡雅高贵》更是在2016年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界最高奖——“迎春花奖”。线织画作品
现在,张小红一边继续着线织画的创作,一边致力于传播线织画技艺。如今,大女儿吴奕和二女儿吴乐怡都成为了第四代线织画技艺传承人,张小红也计划着针对泗阳县和沭阳县的钩织守艺人进行线织画定期培训。
学生们体验线织画技艺
希望通过世界技能博物馆这个展示各种技能的平台把线织画技艺展现给全世界的人们,让这一门古老的技艺以“活力满满”的姿态继续传承下去。——张小红
张小红将这幅对自己意义重大的作品,连同自己的期望,一起留在了世界技能博物馆。
展品提供人寄语
期望自己提供的展品给青少年……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青少年们带来美的感受,希望他们看了我的作品之后,会深深地爱上中国传统美术。——张小红
对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寄语是……
希望世界技能博物馆把更多、更好的传统非遗技能介绍给世界,让古老的技能再放异彩。——张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