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电影《林深时见麓》因上映首日票房数字引起业内关注,有媒体报道,该电影实际首日票房仅56元。当下电影票房的低迷,让一些人对中国电影市场表达悲观情绪。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刘海波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低谷只是暂时现象,这个局面随着疫情缓解距离改变已经不远了。
电影《林深时见麓》剧照
刘海波认为:许多人对当下的中国电影表达悲观,以此鞭策自己前行是可以的,但真悲观则没必要。
疫情影响了人群聚集,影院营业受限,观众观影迟疑,使得电影的内容消费转向了家庭互联网终端,影院放映业无疑受到了巨大冲击。而放映终端的不确定性,又反过来影响了制片方,一是制片方会捂片惜售,不愿意承担不确定的风险推出新片,宁愿等待疫情缓解后再释放存量;其次是放映终端不振影响了制片回款,也就减少了新片的开工。当然,与此同时,资本也会减少投入影视行业。而疫情在全世界已经呈现出明显缓解的趋势,国内的疫情防控政策也因势利导,在不断优化调整,因此,当疫情这个最大的不利因素一旦解除,一个良性运转的电影业就会重新被启动,所以无需悲观。
此外,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新主流电影一家独大,显得多元性不够。刘海波对此认为,这也是暂时现象:
首先,中国市场足够大,每年三四百部的排片量足以容纳多元化的创作,电影生产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尽可能满足观众多元的文化消费需求。这两年因为恰逢一些特殊的主题节点,主流大片较为集中推出,加上生产方的避险意识,叠加国际关系紧张,确实在供给侧不够。与此同时,电影人才、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三项决定因素,都是正向递增的,其必然带来正向结果,即一个题材多样、艺术多元、票房持续增长的国内电影市场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我对此持充分的乐观态度。
从这次电影金鸡奖颁奖情况来看,刘海波认为,从提名到获奖影片反映了这两年国产电影创作的成绩,特别是反映了电影创作的多元性。例如,获得各类奖项的影片除了《长津湖》之外,《爱情神话》《奇迹·笨小孩》《人生大事》《妈妈》《独行月球》《漫长的告白》《狙击手》等获奖影片题材多元化,风格也是多样的,这说明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总体导向没有变化,在这个大环境里,相信中国电影人足够聪明,能创作出更多适应时代需要和观众需求的优秀作品。
《漫长的告白》获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记者注意到,这次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师的多部作品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奖项。其中,由上海电影学院院长陈凯歌与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的《长津湖》获最佳故事片奖,陈凯歌与徐克、林超贤获最佳导演奖(《长津湖》),上海大学伟长学者、上海电影学院美术系副教授陆苇获最佳美术奖提名(《长津湖》),上海电影学院表演系首席教授奚美娟获最佳女主角奖(《妈妈!》饰演女儿冯济真),上海电影学院滕俊杰教授执导的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获最佳戏曲片奖。
上海电影学院表演系首席教授奚美娟获最佳女主角奖(在电影《妈妈!》中饰演女儿冯济真)
据第三方票房统计机构公众号@电影票房的统计,11月14日(周一)全国共排片19.7万场,观影人次约35万,初步统计产出票房1380万,当日票房前三位为《扫黑行动》《万里归途》《哥,你好》。
数据来源@电影票房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下午,11月4日上映的新片《林深时见麓》目前票房累计2.4万。11月11日上映的新片《扫黑行动》上映5天票房累计7400万,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两天票房分别为2600和2019万,而上映首日为1720万,业内人士预计该片在本周内有望成为近期首部破亿的新片,并充满期待。
新片《扫黑行动》上映5天票房累计74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