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上海书展开幕第二天,上海展览中心第二活动区举行了“海派”有看头——《海派》及“海派文献丛录”分享签售活动。四位嘉宾包括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上海收藏鉴赏家协会副会长王金声、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莺、近代海上书局研究者樊东伟,各种分享了对海派文化看法以及新书创作心得。
四位嘉宾,从左到右:孙莺、张伟、王金声、樊东伟
记者发现,四位嘉宾在海派研究领域各自身怀绝技。张伟是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逾三十年的文献专家,近年来主编“海派文献丛录”,去年开始主编《海派》期刊;王金声是沪上收藏名家,参与《海派》期刊编委工作;孙莺对上海近代咖啡和电影史深入研究,最近几年出版十几本新书;樊东伟则专攻近代海上书局研究。
上海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海派》期刊和“海派文献丛录”
近两年,海派文化成为热议词,而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是——海派文化自诞生之后的一段时期内,曾被带有贬义色彩。海派文化自上海开埠之后,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由低走高”,从贬义词到中性词,再从中性词到褒义词,从侧面也反映了上海城市的发展。作为图像文献与城市文化史研究专家,张伟介绍了这其中的演变过程。
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
张伟告诉记者,海派最初是被作为贬义词出现的:
在当时,海派这个词总是带有贬义的成分在内。比如说,这个人非常海派,就是形容其说话口无遮拦,不算数;而从书画角度,说这个人画的东西太海派了,就是形容其画风漫无边际,不太严谨。上世纪30年代之后,关于海派开始出现了分歧,大家也知道,在1933年冬至1934年春,国内文坛曾有过一次海派与京派的著名论争。这次论争几乎席卷了当时整个中国北方和南方著名作家,北京以沈从文为首,上海以鲁迅为首,大多数作家都发表了文章,沈从文写了《文学者的态度》《论“海派”》,苏汶写了《文人在上海》,鲁迅写了《京派和海派》,北方以大公报为主,上海则是申报。这些文章后来几乎都收进了很多作家各自的文集之中,而在几十年之后,这又成为了论证地域文化的非常重要的标杆性事件。
“海派文献丛录•影院系列”:《影院文录》《影人文墨》《近代上海影院地图》
那么在这段时间里面,我认为海派文化被开始视作为一个中性词,这个中性词实际上存在时间是比较长的,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相当多的人认为海派至少只是一个中性词,有的人甚至对海派这样一个词有点“心惊肉跳”,相关论述海派的著作甚至都蛮难发表。但是很快,这种观点就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而改变,随着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崛起,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海派这个词逐渐被“扳正”,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海派可以名正言顺、正大光明的,甚至可以大张旗鼓的被标注出来,例如海派文化传奇,海派文学大戏等等。
《海派》期刊第1辑和第2辑
2021年8月,旨在弘扬海派文化,打造都市文化新地标的《海派》第1辑出版,在今年8月出版了第2辑,而第3辑也已经在准备之中,这也是目前国内首部以“海派”命名的海派文化专题读物。张伟表示,“实际上,经过了150多年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海派文化才逐渐得到了证明。或者说,海派文化当中一些积极上进的正能量,逐渐得到了大家认可,并且成为了海派文化主流。那么,这样的一种海派文化就完全成为了一个褒义词。”
而王金声则告诉记者,在今天,我们看到更多人对于海派文化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海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