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勤耕织忙

岳强

对在江南生活的人来说,芒种一过,湿哒哒的梅雨时节又要到了。而对农民来说,芒种前后是一年之中最忙时节,今日0点25分,我们已经迈入仲夏午月芒种时节,此时,北方收割南方种,农田尽是耕种人。在廿四节气中,芒种是最典型的农耕时令。

本期题图是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清康熙年间宫廷画家焦秉贞绘《御制耕织图》册页第9图拔秧的局部。此画的整套作品分为“耕”与“织”两部分,《耕图》23幅作品,依次为浸种、耕、耙耨、耖、碌碡、布秧、初秧、淤荫、拔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刈、登场、持穗、舂碓、筛、簸扬、砻、入仓、祭神。《织图》23幅作品,依次为浴蚕、二眠、三眠、大起、捉绩、分箔、采桑、上簇、炙箔、下簇、择茧、窖茧、拣丝、蚕蛾、祀神、纬、织、络丝、经、染色、攀花、剪帛、成衣。每一幅耕织图画,康熙帝都依图中内容逐幅题诗,并为画册作序。在这幅芒种“拔秧”的画中,五位农民正赤脚在秧田里忙着拔秧苗,田埂边三位农民将秧苗放入竹筐里,大树下还有一位腰插蒲扇的农民在休憩。画面左上题诗:“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此诗是引用了宋代楼璹所绘《耕织图》中的原诗,也由此呈现出焦秉贞所绘《耕织图》系承续前人,摹古创新的作品风貌。

南宋楼璹所绘《耕织图》为历代画家所绘《耕织图》的祖本,是已知最早的完整《耕织图》绘本,被誉为“世界第一部农业科普画册”,惜因历代战乱,原图刻石皆不存,至今惟天一阁碑林尚存耕织图诗残石两块,且文字大部分已漫灭,版本不详。而在元、明、清历朝宫廷皆有绘制《耕织图》的传统,作为教民农桑的图谱式写实绘画艺术作品,是中国画史上一个递嬗有序的题材。

农耕虽然是传统节气文化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始终认为,中国传统节气文化是古人观察自然、认识自然所总结的自然气机运行规律,在节气文化中有自然的节气,有农耕的节气,有人文的节气,有民俗的节气,有医药的节气,还有这书画里的节气……是包罗万象指导日常生活的活历法。其中,“民以食为天”,耕织在古代就是基本的生活所必需,所以,作为农课参考资料的《耕织图》就显得尤其重要。比如与芒种时节相关的这幅“拔秧图”所绘拔秧,为什么要拔秧?什么时间拔秧才合适?如何拔秧?这三个问题还有多少人能回答的来呢?假如有一天我们再回到农田里,还干得来这些农活吗?这其实是我们生活能力的底线。

这套《耕织图》在清代还衍生出一系列工艺品,有耕织图瓷板画、扇面画、墨锭文玩、木雕作品等。曾有媒体报道过,著名藏墨家赵正范先生为收藏一套康熙六十寿诞御制《耕织图诗》套墨,而卖掉在上海住宅的故事。在墨史上,还有一套清代《御制民生在勤诗》墨以“耕种,灌溉,芟获,晓春,奋志,织补,惜分,笃学”一题一诗,一图一墨,与耕织图墨相呼应,一写实一写意,一归纳一演绎,勉励学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在芒种时节,读画赏墨之后,莫忘了心田勤耕种,祝读者们身心常安康。

标签: 民生在勤 中国传统 包罗万象

上一篇:
下一篇:
热门推荐